近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局专项考察组赴甘肃元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数字化转型进展。作为省内首批“智能工厂”试点企业,该公司通过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智能制造技术,打造西北地区新型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其阶段性成果获工信局高度评价,为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实践范例。
政策牵引:紧扣“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在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及甘肃省“强工业”行动指引下,元能新材科技将数字化转型纳入企业核心战略。此次考察中,工信局重点调研了三大转型模块:
智能化生产线升级:依托5G专网实现压机、切割机等核心设备的全流程数据采集,生产参数动态优化响应速度提升至毫秒级;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自主开发的“元能云”平台已接入87%的生产设备,实现能耗管理、质量追溯、订单排产的数字化管控;
绿色化制造体系:通过AI算法优化热压工艺,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8%,固废回收率提升至95%。
场景落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在考察现场,企业演示了数字化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
数字孪生车间:通过三维建模实时映射物理生产线,工程师可远程诊断设备故障,维护效率提升40%;
智能质检系统:引入机器视觉技术,对保温装饰一体板表面平整度、拼缝精度进行自动化检测,漏检率降至0.2‰;
柔性生产模式:依托MES系统实现“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切换,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满足建筑市场个性化需求。
工信局负责人指出:“元能新材的转型实践验证了传统建材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的可行性,尤其在设备互联互通与工艺优化方面具有行业推广价值。”
生态协同:政产学研共建转型新范式
考察期间,工信局与元能新材科技就深化数字化转型达成多项共识:
政策支持:将企业纳入省级“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培育库,优先对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资源;
技术攻关:联合兰州理工大学组建“建材行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重点突破新型压机数字孪生、低代码工艺开发平台等技术瓶颈;
标准输出:以企业实践经验为基础,参与制定《甘肃省建材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指南》,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未来布局:锚定“黑灯工厂”建设目标
公司总经理在座谈会上透露,下一阶段将投资5000万元建设全自动无人仓储系统,并引入边缘计算技术提升设备自主决策能力,计划于2026年建成西北首个保温建材“黑灯工厂”。工信局对此表示支持,并建议企业申报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进一步争取专项资金与技术创新资源。
此次考察不仅彰显了政府部门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高度重视,更印证了元能新材科技在智能化赛道的领跑实力。随着“数字基因”深度融入生产全链条,这家西北建材企业正以创新实践书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样本,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甘公网安备 62012302000334号
技术支持:甘肃腾广科技